脸上长了痤疮,很多人都会用手去抠,希望把痘痘抠破,把脏东西挤出来,让痘痘尽快消失。不过如果这痘痘生在“危险三角区”里,那可要当心了!因为曾有过不少这种三角区内长出个脓包被不小心弄破了,最后感染到整个面部,引发大面积皮肤感染的案例……
![]() 危险三角区素这样滴 所谓“危险三角区”说的是鼻子和嘴角组成的一个三角形的区域,那里的痘痘可不能轻易抠破。痘痘中的细菌会由伤口处长驱直入,造成颅脑感染。 没有静脉瓣保护的面部血管很脆弱 面部的血管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面部的静脉没有“静脉瓣”。人体其它区域的静脉壁上每隔一段区域就会有由两片瓣膜组成的静脉瓣,当血液向心脏方向流动的时候,两片瓣膜张开,血液顺利通过;而当血液背向心脏方向流动的时候,两片瓣膜互相搭在一起,封住了血液流通的通道。 ![]() 静脉瓣就像一个扇叶一样,保证血液只能从静脉系统回心,而不会在静脉系统里反流。不过这样的静脉瓣并没有出现在面部的血管中。由于面部的肌肉十分丰富,静脉经过肌肉的推挤,其中的血液就很有可能发生反流。 不过血液反流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如果你恰好用并不干净的手抠破了痘痘,外界的细菌就可能随着痘痘的破口跑到静脉里面去。随着血液的反流,这些细菌可能会被带到更大的静脉中,最终汇到躲在鼻子后面的海绵窦里。 抠痘痘也会丧命? 海绵窦是位于眼睛后方,颅腔深面的一块不规则腔隙。大脑中静脉、眼静脉和视网膜中央静脉的血液都汇聚到这里。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也从这里通过。是当之无愧的“危险区域”。 刚刚从痘痘的创口中“入侵”的细菌会在血液营养丰富的环境中繁殖成一支庞大的细菌部队,进入海绵窦并引起海绵窦炎。它们还会继续散播到大脑当中的每个角落,引起脑膜炎、脑炎,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轻者会感到头晕、头痛、脖子疼,出现喷射状呕吐;重者可能会发高烧,然后变得迟钝;而如果细菌的侵袭力比较强,治疗又不及时,患者甚至会很快丧命。 所以!在危险三角区内的痘痘,哪怕是个小痘痘,也千万不要用手去挤压,那样很有可能会引起感染扩散。本来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痘痘,因为挤了一下,发生了脑膜炎,以至丧失生命的实例也是不少的。虽然这些可能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以后挤痘痘的时候一定要充分消毒,尤其是三角区能不挤就不挤! |